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创建于1949年9月12日,第一任校长由时任长沙市委书记曹瑛兼任。70多年来,学校历经八次搬迁三次并校,1981年7月迁入现址。2001年4月,市委批准市委党校兼办行政学院。2008年10月,市社会主义学院与党校合署办公。校(院)实行校(院)务委员会领导体制,共有20个内设机构,另设置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管理办公室,核定编制149名。校(院)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22人,其中专职教师50人(教授5人,副教授34人,博士5人)。《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获评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许光达的“三让”》获评全国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4名教师获长沙市“五一”奖章,6名教师入选全省干部教育培训“三百工程”优秀教师。
校本部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正塘坡路56号,占地面积188亩,校园绿化面积6.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另有锦绣校区位于望城区大泽湖街道,占地面积370余亩,已达到常态化办班的条件。
长沙市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锚定“建设全国省会城市一流党校”目标,坚守党校初心,坚持创新实干,党校事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现简要报告如下:
——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市委高度重视党校工作,认真履行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主体责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履职以来24次来校调研指导、授课座谈,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市委副书记、校长谭勇9次来校调研指导、解决实际困难。市委党校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精神,把党校姓党贯穿办学始终,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去年7月16日,在全国市级党校(行政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专题研讨班上,长沙作为十个城市党校代表之一发言,得到陈希校长充分认可。
——教学创新彰显实效。2023年累计开设各类班次98期,同比增加36期;培训学员10202人次,同比增加2900人次。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主线,持续打造“1+6+N+X”的课程体系,目前入库课程50堂。深耕长沙红色资源“芳草地”,打造“经典长沙红”四条红色主题线路(建党先声之路、党性修养之路、秋收起义之路、毛泽东游学调查之路),精选57个教学点,83堂课。推出三季《党校老师当“红色导游”》系列微党课视频,打造《党校老师代言长沙潮》《党校时空》《党校书声》新IP,学习强国开专栏展播,在人民网、新华网、红网等官媒、抖音、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同步发行,全网点击量超百万,党校影响力显著提升。围绕解决“工学矛盾”,实施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和中国人民大学三方合作的培训新模式,举办学制一年,每月集训1次的复合型干部培训班,获得中央党校和省委党校的高度肯定。
——科研咨政实现突破。近年来,立项省级课题7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课题8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1部。校(院)注重围绕省委、市委中心工作,注重发挥教师和学员的“两个积极性”和“两个优势”,积极开展咨政建言工作。创办决策咨询刊物《呈阅件》,年均出刊40期,省市领导签批率超80%。2023年,党校《呈阅件》2023年刊发42期,市级及以上领导签批28期2篇决策咨询报告获省委书记沈晓明的肯定性签批。
——从严治校纵深推进。遵循“四个最严格”标准,召开全面推进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工作动员大会,出台《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全面推进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的实施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打造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的省会标杆。今年以来,校(院)严格落实培训全封闭管理的要求,学员从周日晚上到周五下午全程住校,首次推行周一、周三各两小时晚自习学原文、读原著制度,严肃、紧张的学习氛围已然形成。
今年,我们将始终锚定“省会城市一流党校”目标,坚持1-3-5整体工作思路(“1”即巩固爱党爱校、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良好局面;“3”即实现老师到名师、高原到高峰、影响到引领的突破;“5”即建设政治校园、实力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清廉校园),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积极贡献党校力量。
来源:红麓网
编辑:唐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