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党校的情缘说不尽、道不完。
相识恨晚,执手相看泪眼
2000年至2001年是我心中极不平静的时期:师专毕业后我在乡下代课,思忖着拿到自考本科文凭后的职业大计。我忙于论文撰写、答辩,可一时没有足够的参考资料。恰巧朋友送给我《湖湘论坛》《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夜阑人静之时,屋外“更兼梧桐细雨”,就着一盏孤灯,我瞅着书桌,那遒劲有力的大字霎时带给我一丝暖意。翻看时,被一篇关于湖南乡土文学的论文所吸引,作者的观点和佐证正是我撰写自考论文苦苦求索而未果的。于是,我拿出笨鸟先飞的劲头,又到邵阳市图书城阅读其他资料,完成了《王鲁彦乡土短篇小说的人性塑造与价值取向》一文,顺利通过了湖南师大自考论文答辩。以后每到晚上,我渐渐地将阅读《湖湘论坛》《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当成一种打发时光、寻求精神寄托的方式。湖南省委党校也不再仅仅是神圣、严肃的象征,反而有了些许相见恨晚的感觉,感觉她是那么的贴近我的生活。
从此,每月我都会到朋友那里借阅期刊,每次我都从头到尾细细地看、慢慢地读。省委党校创办的期刊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夜。同时启发我写起了新闻、评论、文学之类的作品。不久我在《邵阳日报》发表了第一篇散文,后来又有数十篇文章刊发在党报党刊上。
2011年,我被录用到北塔区委宣传部。环境变了,工作也变了,但我与省委党校的情感始终未变,且与日俱增更加浓郁。我撰写的新闻稿接二连三地在省、市报刊刊发。如今,我已在新华网、人民网、《湖南党校》报、《邵阳日报》等刊发新闻、文学稿700多篇次。回想与报刊“爬格子”相伴的日子,令我难以忘怀。我知道,是党的好政策和省委党校的报刊使我的工作更添成色、生活更有颜色。
相知,良师益友伴一生
2012年12月10日,由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全省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辅导班在省委党校开班,我有幸作为学员来到了魂牵梦萦的湖南省委党校。“实事求是”的校训碑蔚为壮观,引领我们接受党性大熔炉的思想洗礼。3天下来,大家聆听着新时代铿锵的乐音,遨游于党性教育的海洋。我们的生命,犹如晨曦绽放的红花,散发出馨香。因为在省委党校接受了培训学习缘故,单位将我选入北塔区委讲师团成员,推送我在田江乡作十八大精神宣讲。干部群众听了我的讲授后直呼“过瘾”。当年我的年度考核升级为“优秀”,这给了我莫大的鞭策和鼓励。2018年和2021年,我又有幸参加了省委党校学习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两次师资培训班。巍巍岳麓山下,从春寒料峭到万木葱茏,从缺“油”少“钙”到收获颇丰。校领导深入联系新时代新思想,剖析了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的生动实践、发展历程,教授们从“三高四新”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讲到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饱含学术性,富有吸引力。省委党校“跳动着”的时代脉搏、所营造的学术氛围以及师生间真挚的友情,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员的思想、情怀。
2021年3月17日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师资培训班微信群,班主任及时发来老师的课件,附言:“霍修勇老师在医院照顾岳母,发来培训课件,请收。”“‘三高四新’的课件,我再联系。”短短几句话,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相爱,衣带渐宽终不悔
在我的人生中,党校一直都在与我同行。
随着干部教育的强化,县级党校迎来发展机遇,2019年,幸运的我实现了理想,进入了北塔区委党校团队。
记得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师资培训班上,省委党校一位老教授在答疑环节感慨道:“年轻的党校老师,你们生在了一个多么好的新时代!”后经班主任求证,这位教授在党校工作了30多年,一生以讲党的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为荣,能够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讲得非常透彻。我茅塞顿开:是啊,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有目共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校老师站在讲台上更加坚定、更加自信、更有底气!这位老教授身上体现出了一名党校教师的格局与情怀,彰显了党校人一生孜孜追求的信仰与境界。
随着《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的出台,县级党校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党委更重视了,财政保障更有力了,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一年内便新建了教学基地、学术报告厅。我也在心里建造了一座党性教育的圣殿,让自己在这殿堂里充实提高。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路虽然还很长,但时间不等人,容不得有半点懈怠。党校人怎样才能在守初心、担使命中展现应有作为?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永不懈怠”四个字应当成为自己的精神标识,做到理论思辨孜孜以求,党性教育鞭策践行,竞赛场上意气风发,生活当中严肃活泼。用忠诚让誓言闪光,用奔跑去实现远大理想。坚持党校姓党,做政治过硬的党校人;努力学思践悟,做知行合一的党校人;聚焦主业主责,做本领高强的党校人。
岁月如歌,往事历历。党校爱我,我爱党校。缘定今生,永不反悔。
【来源:《湖南党校》报 作者:李忠华(邵阳市北塔区委党校)】
来源:《湖南党校》报
作者:李忠华
编辑:彭团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