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我多次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到《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这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于1990年7月15日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以“追思”为脉络,通过记叙手法展现焦裕禄同志的治沙功绩与百姓对他的爱戴、缅怀;下阕以“明志”为核心,运用抒情笔触彰显焦裕禄精神对诗人执政理念的深远影响,表达了造福百姓、执政为民的崇高理想。每每诵读这首词,我都会被“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的豪迈词章所感动,内心涌起一股豪情和感慨。
树立正确政绩观须系统回答三大命题:为谁树政绩、树何种政绩、如何树政绩。在这首词中,能找到答案。它既是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又为新时代年轻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更好地干事创业提供了重要遵循。
焦裕禄在泡桐树前留影(资料照片)。图/新华社
为谁树政绩——以“父老生死系”校准价值坐标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铿锵词句,深刻诠释了树政绩的根本立场,充分彰显了干事创业的价值取向。焦裕禄同志用生命践行“活着没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誓言,正是源于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这启示我们:政绩的终极价值在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必须始终站稳“政绩为民而树”的根本立场,以人民福祉做为干事坐标,以夙夜在公的担当践行为民初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年轻干部当以群众“急难愁盼”为工作导向,将人民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作为一名网信工作者,要积极运用自身所掌握的先进数字技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消除数字鸿沟,推动数字平权,让人民充分享受到数字时代的红利。
树何种政绩——以“造福一方”明晰目标定位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执政箴言,精准界定了政绩的核心要义就是要造福一方。这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毕生追求:既要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实绩,更要创造让群众获得实利的真绩,实现政治账本与民生账册的高度统一。年轻干部要将为人民造福作为干事创业的目标导向,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更谋“利长远、打基础”的潜绩,真正实现“显绩”与“潜绩”的辩证统一。人工智能的腾飞需要坚实的数据资源做支撑,数据治理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网信工作者要沉下心扎实做好数据治理的“潜功”,方能成就人工智能的“显功”。
如何树政绩——以“两袖清风”“毋改英雄意气”筑牢成事根基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的廉政诤言,清晰标定了政绩的实践底线。年轻干部当以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操守为镜鉴,在利益诱惑前保持清醒,在世俗考验中坚守原则;筑牢廉洁底线,涵养浩然正气。唯有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才能公道正派、一心为公,方能确保干事创业不偏离为民轨道。“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强调干事创业须保持战略定力,发扬钉钉子精神,矢志不渝,接续奋斗。这也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久久为功”工作方法,要求年轻干部既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通过在党校的系统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年轻干部成长的核心密码在于将正确政绩观内化为政治自觉,外化为实践行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的谆谆教诲,始终牢记“为谁树政绩、树何种政绩、如何树政绩”,以“暮雪朝霜毋改志”的坚韧执着,“清风两袖朝天去”的廉洁操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答卷。
作者:唐树莺(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省直机关年轻干部培训班学员、湖南省烟草专卖局信息中心主任科员)
来源:红麓
作者:唐树莺
编辑:李雯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