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初识AI
时间:2025年3月14日
地点:综合楼9楼报告厅
事件:“@青年AI党校”主题交流会暨“青青工程”二期启动仪式
今年3月,校(院)举办“@青年AI党校”主题交流会。此时的我,还是闯入AI世界的一名新兵,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在交流会上向大家推荐使用腾讯元宝,以解决当时DeepSeek服务不稳定的问题。会后,好几位同事向我咨询使用腾讯元宝的技巧,我与他们一一交流,共同进步。这一刻,AI让我收获了认同。
第二幕:AI导师
时间:2025年3月25日
地点:校(院)凉亭
事件:导师见面会
“青青工程”终于如约启动。在我们第六组的导师见面会上,导师颜杰向每位组员赠送了一本书——《DeepSeek实用操作指南》。这本书成了我的AI启蒙书籍,在书本中理解AI背后的运行原理,在各类程序中实践AI的使用技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实能让学习效果、使用效果事半功倍,全体组员的AI能力在导师的关心下得到了有效提升。更可喜可贺的是,我们第六组有三名组员分别代表所在部门参加了校(院)AI技能大赛并获奖。这一刻,我通过AI收获了成长。
第三幕:AI技能大赛
时间:2025年4月18日
地点: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
事件:青青工程学员随中青班异地教学
说到AI技能大赛,当时我们组织人事部报名参赛的三位小伙伴还是略显焦虑和纠结,我们焦虑的点在哪里呢?在参赛项目的选择上。当时,我们选择的赛道是创新组,要求参赛项目是工作中AI运用的典型工作案例。尽管此时的大家都有了一定的AI基础,但是面临的问题是:简单好落地的项目我们瞧不上,“高大上”的设想又因为技术难度高难以实现。而因为一个契机,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作为青青工程学员的我跟随中青班参加了深圳的异地教学。
深圳这座城市,从成立之初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创新创业的桥头堡。由于我们并没有安排AI方面的课程,所以在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学习之余,我漫步于学院内,想找到AI在这里的蛛丝马迹,而当我发现它时,他并非蛛丝马迹。已然硕果累累。在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图书馆内,有一面AI学习成果展示墙,有市委政策研究室的调研助手、有市教育局的深AI备课,还有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的人事制度小助手,摆满了来自深圳各个市直单位学员的AI作品。此刻,我感叹于校(院)高度重视AI的超前思维。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借助成熟的AI平台,搭建类似于党校小锦囊一样的智能体,作为参赛项目呢?设想确定后,我和另外两名队员余扬洋、李霞全力投入设计使用场景、投喂素材、调整优化反馈结果,终于一个AI智能体雏形出现在大家面前,我们给她命名为“小麓”。小麓可以告诉你健身房等文体设施的位置,可以为你提供各类人事审批模板表格下载,也可以给你推荐优秀教师精品课程。她服务教职工,也服务学员、研究生。在队员李霞的完美展示下,我们可能还不太完美的小麓荣获了校(院)AI技能大赛三等奖。这一刻,我通过AI获得了荣誉。
第四幕:AI与认知提升
时间:2025年6月26日
地点:长沙市博物馆
事件:“青青工程”学员研学活动
这是我在青青工程的一次研学活动时拍摄照片,地点是长沙市博物馆。当时我们组有一个任务——寻找文物里的治国密码。当讲解员说到长沙明代时期的城墙砖块上面镌刻了工匠姓名等信息,我觉得我找到了线索。
这件文物反映了什么治国理念呢?我的第一反应是体现了“责任追溯与质量监管的制度化”,把名字刻上,质量不好城墙倒了方便追责,倒逼砖块质量提升。在参观结束后的研讨环节,当我准备就这一发现作交流发言前,我习惯性地打开了腾讯元宝,我想听听AI怎么说。毫无疑问,关陈文韬于“责任”“制度化”的观点首当其冲。但让我惊讶的是接下来的说法:镌刻监造官员、工匠名字的背后,反映了“工程质量关乎民生”的深刻认知——城墙的坚固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内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物勒工名”制度确保建筑质量,本质上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
这一认识在当代也不过时。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关注桥梁、体育场等公共建筑物安全,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危房排查工作,因为这些关乎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始终关注民生,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这一刻,AI让我拓宽了认知与思维。
在“青青工程”的平台上,这样的相遇还有很多,特别是在工作中,文档润色、课件制作、方案设计、现状分析等场景,AI都在与我们并肩作战。每一次工作中的相遇,都是为校(院)事业发展注入了AI动力。AI,期待我们的下一次相遇!
来源:红麓
作者:陈文韬
编辑:李雯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