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热浪,挡不住思想碰撞的火花。7月14日至18日,为期5天的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春季学期结业后集训火热进行。省委党校主会场内,气氛热烈;韶山干部学院的分会场,同样涌动着学习交流的热潮。一场凝心聚力、淬炼担当的“思想熔炉”在全体教职工中持续升温。
“同心同向同奋进,再接再厉再攻坚!”集训伊始,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赵凯明为本次集训加油鼓劲。盘点上半年,校(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展望下半年,他以“挑山工”登泰山的故事为喻,激励大家要保持滚石上山的劲头、爬坡过坎的勇气,落实各项任务。
攻坚:集智集力,硕果压枝
集训交流的舞台,成了各部门亮成绩、晒经验的“擂台”。
2025年春季学期校(院)两项重点工作专班,交出一份亮眼答卷。自2月成立以来,专班构建“分工合作、统分结合”工作体系。编制多份实施方案,收录70余篇政策资料,形成“政策库”“案例集”,两轮深入市县调研“解剖麻雀”,收集百余条“金点子”……专班形成专题调研报告、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等多项成果,“上下结合、人机协作”的智慧令人眼前一亮。
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是党校人担当作为的生动注脚。驻红花村工作队修道路、通水渠、建起养老服务站,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48倍,昔日的“基础薄弱村”华丽转身为“产业兴旺村”;驻天湖村工作队探索“药旅融合”路径,着力破解高山村发展瓶颈,增强内生动力;驻金子山村工作队聚焦“通路、兴产、美环境”,计划破解村民“出行难、致富难、成家难”困境,用实干诠释担当。
砺能:熔炉淬火,服务大局
校(院)干部在多元实践中淬炼成长。
参与“十五五”湖南高质量发展研究者深入一线,从“问题解剖”中突破思维“天花板”,形成针对性对策。部分干部参与了赴经济发达地区的专题培训,打开了“思想天窗”,带回了前沿理念的“春风”。
数据治理领域,全省党校系统推进“3×3”大数据画像建设,虽面临数据标准不统一等挑战,但已实现教学培训情况实时可视化。干部们在AI科研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履职能力,为服务湖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育新:AI赋能,“后浪”奔涌
“青青工程”2.0,成为青年教职工成长的“加速器”。
校(院)以AI技术为核心引擎,推动青年教职工能力跃升。通过认知破冰、实践落地、思维升级三步骤,青年们从“被动学”转向“主动用”,运用DeepSeek、Kimi 等工具,优化公文处理、调研分析等工作。AI技能大赛作品展上,数字人讲党性教育、智能知识库等创新成果惊艳亮相,让红色教育插上科技翅膀。
机制创新为成长护航。青年教职工列席校(院)委会、参与重点工作专班,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导师带教、跨部门协作凝聚合力,53名学员中,多人在教学比赛、科研立项中获奖,10余篇成果获省级以上领导批示,彰显青年群体在数智时代的担当与活力。
提质:精耕细作,赋能基层
2025年春季学期教学科研培训工作亮点纷呈。基本培训任务超额完成,举办42个班次、培训2156人,课程设置对标中央要求,创新异地互换教学、现场体验教学等形式。科研咨询方面捷报频传,立项省部级项目53项,23篇智库报告获副省级以上领导批示,“献策十五五”专栏成果丰硕。
质量评估的“显微镜”下,课程节奏、互动性等细节问题被精准捕捉。校(院)计划调整教学安排、强化师资培训、升级信息化平台。同时,义务送教138次,将优质资源延伸至基层,实现教学科研与干部需求精准对接,为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台上讲授精彩,台下听得认真。团委书记陈雅超参加集训后说:“五天的集训像一场思想的‘淬火’,让我们看到了校(院)上下在重点工作中啃硬骨头的拼劲,感受到了党校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我也会带着这份感悟,更用心地服务青年成长,让更多‘后浪’在实干中淬炼担当,把集训的‘热能量’转化为奋进的‘行动力’!”
五天的思想激荡与经验交汇,如同一次深刻的“集体充电”。“以学促干、以干践学”的共识在研讨中凝聚,实干担当的作风在交流中锤炼。广大教职工表示,将把集训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为校(院)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红麓
作者:贺亚宾 摄影:张可可
编辑:李雯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