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麓导读:党性教育,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灵的陪伴与信仰的同行。本期“党校青年说”,让我们走近湖南韶山干部学院两位“同行者”与“陪伴者”。周成,在与青年同事并肩投身“二次创业”实践中,共同学习、复盘、成长,成为彼此前行的伙伴;黄超,十二载春秋坚守干部教育培训一线,视带班为陪伴学员重温初心、砥砺信仰的珍贵旅程,在倾听与理解中实现教学相长。他们的故事,深刻诠释了“为党发声”的真谛——不仅是理论宣讲,更是用行动陪伴他人、照亮自己,在追寻信仰力量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黄超
湖南韶山干部学院培训一部老师
我是讲述人黄超,今天讲述的主题是《为党发声 逐梦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青年人寄予厚望,勉励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教育青年工作者,我深感何其有幸,能够宣讲党的光荣传统,弘扬党的红色基因,为党发声,逐梦青春。
我是湖南韶山干部学院一名普通的带班老师,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自2013年参加工作开始至今,从井冈山到韶山,从革命摇篮到伟人故里,十二年时光,我坚守在党的干部教育一线,从未动摇。
也有人问过我,年轻人不应该去大城市闯一闯吗?每天重复带班工作不枯燥吗?说实话,当然会有困惑,谁的青春不迷茫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发深刻地体会到,从事干部教育工作,既是教育他人,也是在改变自己;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是给予者,也是获得者。
陪伴学员的每一段心路历程,都是一场教学相长的旅程。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听党指挥、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忠诚担当,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赤子情怀,更读懂了“舍小家为大家”背后的坚守与不易。
有时,从人性的角度看待学员的先进事迹,会觉得不可思议;可若用党性标尺衡量,便懂这份伟大,本就藏在平凡的坚守里。回过头来看,我们不也正是在投身于这样一份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吗?每当面对来自不同职业和岗位的学员,感受他们的困惑,特别想到他们中许多人都是党员领导干部和行业骨干时,我总会思考,我们能给学员带来什么?又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我渐渐明白,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传递的从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有温度的精神力量。它可能蕴含在一次深刻的思想理论课、一个感人的红色故事、一首经典的红色歌曲里,或是迸发于一场充满激情的思想碰撞中。而对于我,一名普通的带班老师,更重要的是做到一种陪伴、一次倾听、一份理解。党性教育是思想教育的核心,是潜移默化的引导。学员参加培训后的行动转变或许不会立竿见影,但在思想深处,那些本已根植的信仰与初心,会在一次次触动中被唤醒、被擦亮、被筑牢。我要做的,就是走进学员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当好他们坚定信念的陪伴者和同行者,让信仰的根基扎得更深,让理想的脚步行得更稳。
“为党发声”,是让党的思想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逐梦青春”,是把青春的汗水洒在党的干部教育沃土上。在陪伴学员重温初心、砥砺信仰的旅程中,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也更深切地感受到这份事业沉甸甸的分量。
来源:红麓
作者:红麓
编辑:李雯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